【作品簡介】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表達了已經倦游思歸,懷念親愛的人的內心活動。上片寫登樓遠望所引起的無盡愁思,以迷離的景物描寫渲染出凄清悲涼的氣氛。詞的下片直抒胸臆,抒寫了為心上人而無悔的堅貞執著的心志。這首詞的意思和賞析如下: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作者:柳永 佇倚危樓(1)風細細,望極(2)春愁,黯黯(3)生天際(4)。草色煙光(5)殘照里,無言誰會(6)憑闌(7)意。 擬把(8)疏狂(9)圖一醉,對酒當歌,強(10)樂還無味。衣帶漸寬(11)終不悔,為伊消得(12)人憔悴。
(1)佇[zhù]倚危樓:長時間依靠在高樓的欄桿上。佇,久立。危樓,高樓。 (2)望極:極目遠望。 (3)黯黯:心情沮喪憂愁。 (4)生天際: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 (5)煙光:飄忽繚繞的云靄霧氣。 (6)會:理解。 (7)闌:同“欄”。 (8)擬把:打算。 (9)疏狂:狂放不羈。 (10)強(qiǎng)樂:勉強歡笑。強,勉強。 (11)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 (12)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我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桿上,微風拂面一絲絲一細細,望不盡的春日離愁,沮喪憂愁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碧綠的草色,飄忽繚繞的云靄霧氣掩映在落日余暉里,默默無言誰理解我靠在欄桿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蕩不羈的心情給灌醉,舉杯高歌,勉強歡笑反而覺得毫無意味。我日漸消瘦下去卻始終不感到懊悔,寧愿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更多柳永宋詞賞析請關注詩詞庫的柳永專欄。
無限相思倚危樓, 登高望遠為春愁。 借酒消愁何時休, 無怨無悔人消瘦。
這是一首懷人詞。詞采用“曲徑通幽”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巧妙地把飄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一體。這首詞妙在緊拓“春愁”即“相思”,卻又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里行間向讀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寫到了,卻又煞住,掉轉筆墨,如此影影綽綽,撲朔迷離,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使相思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蕩,感染力更強了。 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佇倚危樓風細細”,“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遠。“佇倚”,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佇倚”的結果卻是“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春愁”,即懷遠盼歸之離愁。不說“春愁”潛滋暗長于心田,反說它從遙遠的天際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試圖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增加畫面的視覺性與流動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春愁”是由天際景物所觸發。接著,“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嘆。“無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 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蕩,頗具波瀾。結尾“衣帶漸寬”二句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愿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終不悔”,即“之死無靡它”之意,表現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著的態度,詞境也因此得以升華。賀裳《皺水軒詞筌》認為韋莊《思帝鄉》中的“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疑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諸句,是“作決絕語而妙”者;而此詞的末二句乃本乎韋詞,不過“氣加婉矣”。其實,馮延已《鵲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鏡里不辭朱顏瘦”,雖然語較頹唐,亦屬其類。后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語》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大概正是柳永的這兩句詞概括了一種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 |